Menu

前端編輯

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日本筑波大學姐妹校實習心得102001126 醫學六 林聖凱)

交換日期:2018/07/16~2018/08/10

見習科別:消化外科/循環器內科

 

從成為大學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很嚮往能參與海外見習,在體驗當地文化的同時一窺不同國家的醫療技術與發展,本來實習的時段卡到日方的國定假日還擔心無法成行,但極其幸運的是有部門願意收留。在初抵筑波時,會有專門接待的學生到總站接送,並幫忙辦理宿舍入住,住宿費用現場付現結清(跨月的話會分兩次收),因為事前就有交換line,連絡上十分及時方便,且筑波運輸中心周遭遍布購物商場,等待的時間可以在裡面閒晃乘涼。

Amakubo (天久保宿舍裡,設備足以應付日常所需,有冰箱(僅供冷藏)、冷氣(20度以下也OK)、電視、單人床、晾衣架(5~)、櫥櫃等等,且有自己的獨立衛浴,共用空間則有微波爐和免費的洗烘衣機可供使用,基本上只要買個洗衣精(多人share或買小包裝)就能安仰無虞。宿舍是類似飯店式管理,每天早上都會打掃,盥洗用具、浴袍也會天天更換;WIFI訊號使用起來蠻穩定的,整體感覺算舒適(但每層都有吸菸區,有時會隱隱約約聞到煙味)。這宿舍最大的優點是,途經聯絡橋進醫院即使徒步也只有短短五分鐘的路程,還會經過圖書館,想先進去看看書也OK

此行國際學生的接待主要是Hirai小姐負責,但曾協助過學長姐的佐藤小姐(Mrs. Sato)也參與了我們的首日行程,談笑間不難發現他們與國際學生交流的經驗十分豐富,溝通上沒什麼隔閡,人也都很和藹,讓初來乍到的我們安心不少,短短兩小時左右不僅給了我們完整的院區配置簡介、各個主要設施的導覽,還提前替我們聯絡好了各自的專責醫師,能這麼快就步上軌道多虧了她們的協助。

筑波大學附設醫院和高醫相同,有或新或舊的建築相互連接,以至於不同部室間的連結錯綜複雜,就像迷宮一樣,而且第一天的行程相當緊湊,一趟下來資訊量十分龐大,在院內迷路個一兩次著實在所難免,不過不用太擔心,在試誤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和來自不同國家的見習生同行順便交個朋友,很快就能熟悉常用的路線。

我的第一個實習科別是消化器外科(等於高醫的大直外+一般消化外),科內分成三個小組:upper GIlower GI以及肝膽胰小組,每天7:45上工,早晚各有一次迴診,其實撇開語言的不同,每天的行程其實跟國內相去不遠,晨會結束就跟隨整個team一起巡房,有時趁空檔討論一些比較複雜的case,如果住院的病患大致狀況都穩定,就直接下到3樓的手術室開刀;和高醫比較不同的地方是:第一,在日本有相當嚴謹的轉診規劃,如非病入膏肓又沒有地區醫院的轉介證,想直接到醫學中心就診就得繳上一筆高額的初診費;第二,醫學中心的護病比相當健康,差不多的床數卻配置有兩到三倍的醫護人員,而同小組的主治醫師負責的病患會互相重疊,以求互相cover減少紕漏;再者,病房內設計明亮大方,配色也以暖色系為主,降低病人對陌生環境的排斥感。查房過程,問診十分詳細,也不難發現他們十分注重病人隱私的一面,比如不在病房使用智慧型手機、避免在團隊查房時做需裸露肌膚的PE等,或許是因為這些小細節,病人對醫療團隊仍保持著絕對的尊重與信任。

107100256107100257

 左圖:課後的外科結競速大賽            上圖:讓人愛不釋手的精緻便當

 負責帶我的是久倉醫師,雖然他英文講得不是很流利,但他總是盡全力的為我講解所聞所見,不管讓我在旁實作觀摩也好還是畫圖示意,只要我能懂他都願意花時間,日常上用的日文多半不會太艱澀,理解上沒遇到甚麼太大的困難(除非Topic完全超出我理解範圍,字彙量真的很重要…),這也讓我暗自慶幸有學過一點皮毛,省下不少溝通上的麻煩與障礙;如果久倉老師有公務在身,會把我託付給當TeamR學長姐,由於我們見習的時段恰逢暑假,沒有Clerk同行,所以接觸都是以住院醫師為主,雖然他們有自己的臨床工作要忙,但他們都會主動分工,分頭帶我了解病房配置、手術室規範、更衣室的使用方式、怎麼看刀表以及當天安排的手術還有預定使用的術式等等,在跟刀的時候也都會幫我做病史Summary,每次跟刀都是收穫豐碩,有時比較早下刀就一起到食堂用餐,聊聊彼此的校園生活和見習體會,讓我對不同國家的醫學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當地的刀房配置和高醫相去不遠,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一天一個team大概就只會排一台刀,但因為需要轉介的關係,多半都是大刀,開刀時間相當長,如果中途想去看其他team的刀知會一聲就可以,就算沒刷到手,在手術室非無菌區找自己喜歡的位置看刀,或是在一旁練習綁線、翻閱病歷或參考書都可以,基本上十分自由,而且他們開刀也是會有背景音樂的,這倒是推翻了我腦中日本人一貫嚴謹的形象,說到無菌區就不得不提,不管是手術衣的穿脫還是戴無菌手套,總感覺有破綻,我想大概是對開刀技術的自信使然吧(?)

107100258107100259

左上:刀房一景,配置與高醫的手術房大同小異  右上:很照顧我的暖男松本學長和霸氣川嶋學姊

下圖:與消化器外科合影(明明久倉醫師人超溫柔客氣,但拍照就是像黑道XD)

107100260

第二個選擇的科別是心內,開場就讓我印象深刻,果然來到國外見習就是免不了要來一段正式的自我介紹,直接把「歡迎來自高雄醫學大學的林醫師」一排大字打在議程紀錄上更是讓我緊張到不行,但或許是已經過了兩周的洗禮,我的自介乍聽之下十分流暢,給了他們我日文相當好的錯誤印象,開口會先用英文和我溝通的醫師屈指可數,但變相獲得磨練外語能力的機會或許也不壞(?)

雖然得轉診系統相助,但我想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心臟內科都有做不完的procedure,帶我的是星醫師(很喜歡他的名字),他也是筑波醫院派到國外研修新術式的醫師,筑波正逢起步階段的TAVI和一些比較高難度的心導管相關術式,都是他引進的,雖然剛好碰上學術研討會還有接連的颱風襲擊,但我硬是將所有能觀摩的術式類型都給盡收眼底,PCIPV isolationCAGASD closurePacemaker implantation (leadless的也剛好被我遇到了)再加上兩台星醫師最拿手的TAVI,其實原本在當地認識的朋友都替我打了預防針,怕我在心內被放生云云,意外的是,我的行程被塞得滿當當,每個主刀的醫師又都相當積極,可以想像一下病人身邊站著一排在學刀的教授,中間插了一個no functionclerk的畫面,每天直接刷手站上特等席完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但心內亦然,會講流利英文的教授相當少,平常使用的又都是日文介面,交接病人資訊也都是日文想來也是合理,但這也代表如果沒辦法用日文溝通,可能會錯過一些能追根究柢的機會;除了大量的檢查外,就是開不完的會,但都相當簡單扼要,有時又能蹭到好吃的廠商便當,尤其是禮拜二的教授迴診,是能學到最多東西的行程,會花一早上的時間把全病房的病人都run過一次,有提前印好的patient list,上面附有病人各自的簡歷,入院目的、當前情況、治療計畫等一目瞭然,雖然會議時間相當的長,但收進來的的病人就算病況複雜,超長住院的case依舊少見,且型態各異,有不少東西值得查閱,一旁的教授見你一臉疑惑還會主動T(沒錯,你規定要坐第一排,而且現在是暑假,沒有其他clerk陪你),過程倒是樂趣橫生。

 107100261

後記

在每個下班的午後和周末,我們都會四處跑,尋覓巷弄美食也好,走覽古蹟名勝也可以,這些實習之外的一點一滴,都讓這趟旅程顯得更加色彩紛呈,在筑波有許多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在公車總站甚至有專屬的拉麵地圖供遊客索取,有雞肉為主軸的雞湯拉麵、口味清淡的中式拌麵還有滋味深厚的豚骨沾麵,只要肯花時間,處處都能發現驚奇。向東京市區進發,我們去了鎌倉、江之島,平行的軌道,一邊是整齊的街道,另一頭則是波光瀲灩的水岸,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夏日風景;我們也把山手線周邊給玩了個遍,秋葉原的二次元文化、上野的綠意盎然、池袋的飛天企鵝和北千住的煙火大會初體驗;筑波市這裡,則有主題大相逕庭,設計別樹一幟的博物館及科工館群,趁著有次颱風過境,東京市區風雨交加,但筑波的雨勢早已停歇,就在總站租了腳踏車四處亂晃,穿過薄雲的日光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度,微風中帶有一點潮濕的泥土氣味,沿途,我看到乾淨整潔的市容和井然有序的行車隊列,走過一棟又一棟的展覽建築,細數航太科技的演進、享受汲取新知的驚艷並徜徉於那充滿童趣的鐵車行。

前面有提到,當地國事部的導覽過程十分詳細,除了在院內探險之外,還會去參觀3D體感肝臟切除實驗室,實際操作正在研發的醫療器材,有3D列印的1:1肝臟模型,也有利用CT影像在電腦上重組出的模擬肝臟,這些產品能讓醫師在開刀時心裡有個底,要保留血管、組織都會更加容易;如有機會,也能到他們的質子治療中心參觀,是在高醫看不到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能精準地把能量送到患部,大幅降低對周圍組織的傷害,是癌症治療的一大福音。院內有不少商店進駐,想買個小零食果腹一點也不難,至於食堂,比我想像中的好多了,每天菜色都會做更換,而配菜可任君挑選(納豆跟水煮蛋常駐),不管你是想控制花費、控制熱量都很方便,運氣好的話拿到現做的會特別好吃。

107100262107100263107100264

總結在日本的一個月,台灣跟日本兩地醫療的不同,硬體方面雖然類似的設備台灣會有,但在普及度上仍有些差距,而在一些日常中的小細節則能看出他們的醫療設計上包含了多面向的考量,差別多半來自於不同的制度和文化,我相信台灣醫療的實力,也期待蛻變的時刻到來;這段旅程就像夏日的花火,縱然倏忽即逝,卻極為燦爛耀眼,期許自己能保有對醫學的熱誠、初衷,也預祝之後的學弟妹一帆風順。

107100265

(筑波山-女體山頂遠眺)

Go to top